本次活动也邀请了四名分别来自湖南平江、河南滑县、湖北长阳的乡村科学老师担任外部志愿者,与当地的老师一起承担活动组织工作。本文作者李东原老师就是其中之一:李老师所在的加义镇中心小学也是本期“光谱行动计划”的项目学校。此前,李老师在本校内组织开展了“水火箭”的制作与发射活动,收获颇丰。但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?其他学校是如何开展活动的?怀着好奇与热爱,从湖南到贵州,1071公里的迢迢山路,李老师踏上了这段意义非凡的科学之旅。返程后,参与活动时的热忱与感动让李老师心里泛起波澜,于是他提笔,用文字记录下这场科学活动背后的温暖和力量。
2025年6月3日,我在项目学校群中看到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发布的志愿者招募信息——光谱行动计划·“水火箭”专题区域实践活动(贵州贞丰)招募志愿者,我的第一反应是:这是一次机会。我迅速与家庭成员和学校沟通,觉得这次机会不可失,第一时间联系工作人员报名。
当晚,工作人员通知我报名成功,接下来一切都很顺利。
6月12日早5点,我踏上通往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的志愿之旅,于下午5时许抵达酒店,然后趁着夜色与饭后的闲暇时光,我探访了有“小贵阳”之称的“贞丰古城”。走在古城的宁静幽深的小街小巷,踏着洁净的石板路,参观了文昌宫内的长征历史陈列馆,近距离接触了古朴典雅的两湖会馆等,这些古建筑无不透射出贞丰古城的昔日繁华、浓重的文化气息和独有的民族特色。
在与桂馨工作人员、贞丰科学教师、其他志愿者的交流、互动中,我结识了“桂馨·贞丰科学教育工作室”李昌鸿老师,李老师主持工作室的工作,他不仅是一位热爱科学教育的教育工作者,还是一位对书法有着特殊爱好与造诣的文人。我结识了桂林兴华科学教育研究院的许辉老师,许老师在水火箭研究领域造诣颇深,是本次活动的主要支持者之一。结识了来自河南省滑县大寨乡小田小学的杜冠鹏老师,杜老师坚持2112天的“每日一写”,向我呈现出了一位有思想、有情怀、有感悟的乡村教育人。还有桂馨基金会的三位年轻工作人员,扎根乡村支教的摄影师刘勇老师,贞丰县的科学教育同仁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……
6月13日,按照活动安排,在简单的开幕式后,本次活动的主角——232个孩子就投入紧张的水火箭制作环节。制作中,从孩子们不同造型尾翼的裁剪、不同箭体的设计、分工合作的协调性、气密性检测的合格率等,我感受到孩子们围绕“水火箭”而展开的日常探究和实践是扎扎实实的。在规定的120分钟内,各小组全部高标准地完成了水火箭箭体的制作。
下午,许辉老师、唐秀琼老师主持的二级水火箭、拉条幅彩烟水火箭的表演,拉开了水火箭高度挑战的序幕。我与贞丰县的韦松老师、岑启香老师负责“1号发射区”裁判工作。受到火热活动的影响,贞丰的太阳也特别热辣,尽管我用防晒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,但阳光照射在身上、鞋上仍让我感觉到一阵阵的热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