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愿者

张琦:馨友五日蒙太奇
作者:桂馨之友 张琦 发布日期:2019-01-01

4、馨友五日蒙太奇(张琦)_副本.jpg

       五天的时间可以很短,短到如同白驹过隙,指尖抓不住一丝痕迹;五天的时间也可以很长,长到每个细节都牢牢铭记,心中留下隽永的回忆。


       时间就像是魔术师。作为馨友,在宁夏隆德县温堡乡中心小学参与桂馨书屋悦读周的五天,从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12点就寝,每分每秒如同安装了加速器,推动着我们进入一个又一个环节。但回到北京的家中,闭上眼睛回味这五天,时间却变成长镜头,一幕幕场景,一幅幅画面,在脑海里对焦,逐渐变得清晰,一帧一帧地重放。渐渐的,几个特写画面不断放大,跃然于屏幕之上。


       第一个画面聚焦在教室,由志愿者带来的精彩纷呈的悦读周的各类课程正在上演。有围绕着阅读主题的故事汇、美术阅读、亲子阅读,有提高孩子们动手动脑能力的科学实验、手工制作、趣味英语、电影鉴赏、动画鉴赏,还有旨在提高生活常识、安全意识、身体素质的卫生健康、安全课堂、防震演练和体育等等。为了这些课程,来自宁夏大学晨曦计划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精心的准备,他们在队长马思颖的引导下,创意无限,不拘一格,把课堂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。“来,给几个特写镜头”,方慧的科学实验课上,孩子们争相用纸牌搭出高塔,创下14层的记录;媛媛的亲子阅读课上,孩子和家长围坐一圈,共读绘本,分享着内心最真实的感受;娜娜的美术阅读课上,画笔用线条讲述出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;普世的体育课上,阳光下的二人三足游戏带来了一片欢声笑语。我是一名英语老师,自然要为孩子们奉上两道趣味英语大餐。选择话题、设计步骤、准备幻灯片,每个环节都是反复思索、反复推翻、再反复构建的过程,就怕讲得太平淡或是太抽象,孩子们没兴趣,不理解。最终,我锁定了西方节日和肢体语言这两个主题。课堂伊始,小同学们的智慧、热情和创意就扑面而来,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渴望,接受、处理新信息迅速而又精准,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,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,这不正是所有老师、家长所希望、所追求的吗?给阿基米德一个支点,他可以撬起整个地球;给这些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平台,他们必定能开辟出一片海阔天空。


       第二个镜头聚焦在桂馨书屋。在温堡乡中心小学,随处可以看到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”,“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”这样的名言警句,可以想见桂馨基金会1500多本新书、好书的到来,必定为孩子们奉上精神大餐,以餮热爱读书、渴望读书的小读者。桂馨书屋的书籍种类繁多,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喜好,涵盖了自然科学、人文社科、童话神话、国学、中国文学、外国文学、教育丛书和绘本几大类。所有图书显然是经过基金会的精心挑选,书籍内容、排版、印刷均为目前市场上的上乘之作,连我们这些大朋友都恨不得在搭建书屋的间隙,把手头的书一口气读完。说到搭建书屋,这个过程对我启示颇多。早已习惯了徜徉在学校书香四溢的图书馆里,随手选一本好书,伴着阳光慢慢阅读。殊不知这一本本上架的图书背后,凝聚着很多心血与汗水。我和十位大学生志愿者,外加两位十岁左右的小队员(一位是我十岁的孩子李泽熙,还有一位是队友十一岁的弟弟马志荣)利用上课之余的时间,完成了拆包、分类、编号、粘贴、盖章、录入和上架一系列流程,终于在开营后的第四天将书屋搭建完毕。让我们把镜头拉近到7月29日夜里一点,窗外一片漆黑,月朗星稀;书屋内灯火通明,干劲十足。所有队员都在全情投入地进行着自己手头的书屋搭建工作。大家分工明确,秩序井然:我和巧胜妹妹负责排序、写标签,米霞、普世和小玲负责贴标签,永燕负责盖章,媛媛、何莊、马思颖负责录入,方慧、娜娜负责上架。其实经过前几日的舟车劳顿、开营上课、连续熬夜,大家难免疲惫困倦,但所有人都在传递正能量,大家唱起歌相互鼓励,记得永燕大声说:“加把劲,赶快把书屋建起来,孩子们就可以借书看了!“ 如果镜头可以转向温堡的小学生,他们一定心系着那么多好看的书,在梦里露出甜甜的期待的笑……


       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小学的厨房里。我见过很多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姑娘小伙,在这里的大学生弟弟妹妹,却能充分利用简陋的条件,零星的时间和有限的食材,烹制出一顿顿创意十足、喷香可口的饭菜。我相信只有热爱生活,懂得珍惜生活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。此时画面要回放到为我和孩子送行的那个晚上,志愿者米霞和何莊特意到县里去采购材料,大家利用课余时间,和面、剁馅、擀皮、包饺子一气呵成,煮出了几大盘热气腾腾、味道鲜美的牛肉水饺。伴着夜色和微风,和有着相同初心的小伙伴一起,那个瞬间会一直留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。


       为期15天的悦读周仍在继续,为了孩子们的笑脸和更美好的未来,很多机构、很多人都在默默的付出和努力:桂馨基金会的专业运作将资源高效整合到位,机构工作人员的实地探访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;宁夏大学晨曦计划选拔得力,培训得当,塑造了优秀的志愿者团队;温堡乡中心小学的校长、杜老师和校友杜永丰热情协助,有力保障;还有所有志愿者、馨友背后小家庭的支持与鼓励……如果我可以用镜头作为结束,那一定是一组快镜头:一颗种子先是深埋土里,接下来生根发芽,破土而出,茁壮成长。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公益的种子,让我们一起守护它,滋养它,终有一天,它会长成参天大树,而我们所有人,都会在树荫的庇护下,沐浴清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