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中心

News
刘柱石:“公益活动”新悟
作者:桂馨之友 刘柱石 发布日期:2023-11-14

1706691492766416.jpg 

退休后常参加点公益活动,以前的熟人、同学不时问道:退休了何必去折腾,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吧,图什么呢?每当此时,我总是“嘿嘿”带过,不好怎么说,自吹有多高的思想境界,有点脸红,说不出口,还真没有多高的思想境界呢。可仔细想,确实是“图什么呢?”、 付出就一定要有回报?

近日,看到一个故事,让我颇有启发。故事是这样的:有位成功人士,在子女的教育上特别舍得“投资”——只要孩子想学,他总会尽力满足其爱好,所以每年在孩子兴趣班上的花费就有好几万。一天朋友去他家做客,有人提议让他的孩子弹一首钢琴曲,大家都知道一节钢琴课好几百,他家孩子已经学了好几年。“现在是验收成果的时候了”大家笑着说,朋友摆摆手,认真地说:“孩子很乐意展示才艺。但说好了,不算验收。孩子只是爱好弹琴,在弹琴的过程中,他感觉很愉快,这就是目的。至于弹奏的好坏与否,不在考核范围之内。”男士的话让现场的人们笑起来,孩子也跟着笑。看得出来,弹琴时孩子是真的开心,完全没有被逼迫的感觉。

男士无疑是智慧的,在他的认知里,孩子学习的目的就是兴趣本身,而非考级甚或走上职业道路等功利性很强的东西,更不是炫耀。如果没有功利性,学习的过程就会更轻松、更快乐,毕竟已经付出了,自然也不会感到遗憾和失望。

这个故事让我顿悟,很多时候,我们都习惯把付出当作一种投资,暗自期待在日后得到回报。于是,苦恼、失望、不甘、遗憾甚至怨恨也由此产生。其实,付出是一种自愿的行为,它本身就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某种心理上的回报。如果我们把在感情中的付出当作投资,因为投资就会期待回报。如果我们把付出当成一种消费,而不是投资,那么便能多一些洒脱与豁达,少一些得失与算计。

如果我们把人的一生看作是一张消费券”,这张券是有时效性和有效期的,你消费的多少,在乎你自己。有的人只完成本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,无可非议;有的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除完成本职工作,利用业余时间还做点有益于他人、有益于社会的事,那么他的这张消费券,就产生了附加值;如果在退休后还能发挥余热做公益,那么他的消费券就有了剩余价值,附加值更大。

这样,我更愿意把公益看做一种消费而不是投资,不期待回报,而且在付出的同时,也得到了参与活动的回馈与体验,获得了快乐和满足,这就够了,没理由要求更多。由此,联想到易经《无妄》卦的一句爻辞,“不耕获,不菑畬,则利有攸往”。古人的解释是:不耕而获,不菑而畬,谓不首造其事,因其事理所当然也。首造其事,则是人心所作为,乃妄也。因事之当然,则是顺理应物,非妄也,获与畬是也。盖耕则必有获,菑则必有畬,是事理之固然,非心意之所造作也。如是则无妄,无妄则所往利而无害也。人之有妄在于期望,“不耕获”者,不方耕而即望有其收获也,“不菑畬”者,不方菑而即望成其畬也。

如果我们“无妄之往”,不但“何忧之有?何咎之有?”而且会“自天佑之,吉无不利。”

 

作者简介:刘柱石,原工作于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教育局,从事小学科学教学40余年,曾被评为株洲市首届学科带头人,株洲市学术带头人,参加了第一批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(东北师大),两次获全国自制教具评比奖励,在《中小学教材教学》《科学课》《实验教学与仪器》《湖南教育》《中国教育报》《小学科技》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,2个教玩具获国家专利,指导他人获得专利多项,教学、教研和实验教学管理经验丰富。2022年7月开始,刘柱石老师作为桂馨志愿老师参加到桂馨科学课项目支持工作中。作为桂馨科学课项目地区督导,在湖南湘西等地协助基金会落实公益项目并提供指导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