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中心

News
王伟文:教育的不可预测性恰是其精彩之处
作者: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 王伟文 发布日期:2022-04-01

1658825232459098.jpeg


我们都希望自己和家人一生平平安安,但实际情况是并不能事事遂人愿,总有一些突发事件会打破生活的平静,打乱计划的顺利实行,我们称这样的突发事件为“危机”。

小至疾病、家庭变故、交通事故,大至战争、瘟疫、国际形势变幻等,危机的特点是它的不可预测性,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。

在人的成长方面,教育工作者期望学生按照预定的教育规划发展,在每一个教育阶段顺利完成学业;家长尤其是低段学生的家长期望孩子才学兼优,出类拔萃,甚至长大后成名成家。

但现实往往是骨感的,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说法,人是“才”“力”“命”三者的结合。“才”是指一个人的智商和才能,“力”是指一个人的努力程度,“命”是指家庭、家乡等外部环境,包括偶发事件等不为人控制的因素。

鲁迅先生曾记叙他小时候家庭中的一场变故,让他发现了人情浇薄,改变了原先对人世间的美好想象,也因此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
作为教育工作者,我们要认识到,教育过程并不完全是连续性、直线式的,而是经常会遭遇危机,只是危机有大有小、有多有少而已。

比如,教案的确很重要,但在课堂上遭遇的“意外”,常常超出教案预设的范围。

教育过程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、直线式和断层式发展的结合,生成的不可预测性恰恰就是教育的精彩之处,而对生成的处理能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智慧。

当然,在儿童期和少年期,一定的安全感更利于一个人的成长。由于未成年人经验不足、知识储备不够、社会情绪能力较差,遭遇危机时会惊慌失措,无所适从,恐惧、沮丧,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。

因此,作为教育工作者或家长,一方面,不应该人为制造危机,让学生处于危险之中,社会上一度盛行的“耐挫教育”“吃苦教育”并不一定可取;另一方面,面对危机可以有所作为,各种预案、演练、相应技能和心理的准备等,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危机产生的负面效应。

当危机发生后,我们不能一味抱怨,或慌不择路,而是应该引导、帮助学生度过危机。

外部危机容易引发人的内部危机,大多数学生无法以自己的力量纠偏,这时就需要来自外部的推动力,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及时伸出温暖的双手。

一个微笑、一次拥抱、一本好书、一句暖心的话、一段“陪跑”、一场有质量的谈心、一项有意义的活动……在失控的事态面前,让学生感到人世间的温暖,激发并锻炼学生的意志力。

尽管处理危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但我们不能包办代替,培养“巨婴”。

人只要生存着,危机就无处不在,不可避免,对人生的影响巨大而深远。但我们可以把危机理解为一个新的起点,危机越严重,越可怕,度过危机之后所获得的能力就会变得越强。

因此,在不可预测的危机面前,教育工作者引导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,全力承担责任,圆满度过危机,使学生中断的发展重新走上正轨。

如此看来,危机更像是一个中性词。比如,有的学生遭遇了一场家庭变故,因为及时调整心态,处理方式正确,变得开窍、懂事、成熟了,鼓起劲儿,以更大的热情重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。在今后的人生中,这名学生就会处变不惊,坦然应对更大的挑战。

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是一场危机,假如我们在这场重大危机面前,勇敢应对,科学处置,那么,当疫情结束时,我们每个人都会对人和事有更深的认识,更敬畏生命,热爱生活,更懂得珍惜亲情和友情。


本文原载于《浙江教育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