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中心

News
【长江商报】乡村教师“逆袭”仅仅是开始
作者:石敬涛 发布日期:2013-11-22

教育部、财政部近日印发《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》,决定对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乡、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。未来乡村教师收入将超过城市教师。(11月19日人民网)

    

说起乡村教师,那是一把辛酸泪。2011年,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对四川、青海、湖南等地山村小学的调查走访显示,一般拥有正式编制的乡村教师的收入水平大约在每月1000-2500元左右,根据地域、工龄等因素有所浮动,而代课老师的收入则少得可怜,甘肃古浪县程铺初小的老师一个月仅有700元。乡村教师收入低、社会地位低依然是一个残酷的现实。

    

虽然没有给出具体时间表,但是“未来乡村教师收入将超过城市教师”的愿景,还是让人欣喜。乡村教师的“逆袭”,一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乡村教师待遇低、生活条件差、工作环境艰苦的窘况;二是通过收入提高这一“杠杆”改变农村教师缺乏和流失现状;三是经济收入的提高使得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水涨船高。

    

但乡村教师“逆袭”也仅仅是一个开始,消弭农村与城镇教育的巨大鸿沟,这一个小小的“逆袭”还远远不够。

    

应该看到,当中国的教育投资随经济增长而水涨船高时,教育的不平等也在同时扩张。中国社科院发布的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》报告显示,我国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,其中用在城市的占77%,而占总人口数60%以上的农村人口,仅获得了23%的教育投资。义务教育资源在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分配很不均衡、很不合理,存在着严重的“马太效应”。

    

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存在如上天壤之别的断裂,城市教育内部在“相对重点”的情况下也分出三六九等,普遍存在政府扶持发展重点校示范校现象。出于各种现实的考虑,将有限的资金和教育资源集中于各种招牌式和涉嫌“形象工程”的“重点”学校,已经成为各级教育和财政主管部门普遍的行动逻辑。一个普通中学的校长在为几十万元经费发愁,一些普通学校连个学生跑步的操场都没有时,那些重点中学却可以得到动辄几百甚至几千万元的“教育现代化工程改造”拨款。这就是残酷的失衡与断裂之现实。

    

缩小区域间教育资源的差距,尤其是缩小义务教育资源的地区差距,已经是一个实现教育公平不可回避的“瓶颈”难题。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一问题,就可能对我国整体教育公平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。所以,在乡村教师“逆袭”的同时,更期待公共管理部门能进一步加大对国家教育资源内部分配、城乡分配、区域分配格局的调整力度,把教育资源公平地投放于社会,实现教育公平,进而促进社会公平。